巴金故居
场馆简介

巴金故居,由一座主楼、两座辅楼和花园组成。故居始建于1923年,为花园住宅,曾作为苏联商务代表处,1955年9月,巴金先生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此,生活半个多世纪,在这里完成了《随想录》等诸多重要作品。故居的主楼为假三层,是主人生活、工作和接待宾朋之所,现在按照主人生前的原貌布置。北辅楼原为车库和锅炉房,车库也是当年巴金用来藏书的地方,现改造为多媒体视听室;南辅楼原为储藏室,现为游客服务中心。旁边的步道通向花园,园中四季如春,玉兰、樱花等花木多为主人当年亲手栽种,院子的步道上也留下巴金先生沉思的足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

线上展馆
场馆照片
巴金故居大门口
巴金故居主楼南立面
一楼门厅
一楼客厅
一楼太阳间
二楼书房
二楼书房(2)
二楼卧室
网络思政课
主讲人照片
陈子善
郜元宝
罗岗
张业松
党史故事
巴金手模

1998年9月,巴金在病床上拓印此手模,如今印制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门把手上,也有一个保存在巴金故居游客服务中心外。手模为其右手手模按原大用青铜铸造,上面还铸有巴金的印章,长19厘米,宽15厘米,厚度约1.5厘米,由艺术家李向群塑造。

1993年的元月,九十岁高龄的巴金寄给时任国家主席收到一封信,信中说:“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我一生最后一个工作,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我相信它的前途非常广阔。这是表现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的丰富矿藏,它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识。”信中的字迹歪歪斜斜,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迫切不安的情绪。这,是一位耄耋老人一生中最后的请求。

改革开放后,巴金一直在思索,如何避免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学资料的损失,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文学资料的问题。在他出访欧洲和日本后,看到了国外对中国现代文学资料的广泛收集和认真研究。他逐渐形成了在我国创办一所现代文学资料馆的设想。

1980年,巴金给《文汇报》写《创作回忆录》时,正式向社会提出了这个倡议。巴金先生从未领取工资,家中收入都来自稿费和版税,但是他一次性捐赠了15万元稿费作为文学馆建馆基金,之后多次向文学馆捐赠各类珍贵的书刊、手稿8000多册,其中包括他珍藏多年的翻译家三哥李尧林的《悬崖》译稿、《随想录》的手稿等。并且,他还写信给各家出版社,表示将其之后所有的稿费都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1982年11月,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巴金在书房整理书刊,连日的整理使他劳累过度不堪重负,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转身,他却脚下一软跌倒在地,挣扎之下再难站起。这次摔跤造成他左腿骨折,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两个月不能翻身,不能行动。半年后虽然治愈,左腿却短了三公分。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只是默默地在康复出院后选择了楼下太阳间写作——因为,上下楼对于此时的他,已是太难。

江主席收到前述信件后当即批请有关同志研究提出意见,得到了“拟同意原则立项建馆”的批示。住院治疗中,巴金多次关心和听取文学馆的建设情况,在2000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对外向公众开放。现代文学馆的舒乙馆长在病床上拓下了巴金的手印,让这病中老人筋骨分明、掌心微微弓起的手印,作为现代文学馆的门把手,引领着每一个人踏进文学殿堂。

巴金曾经说到:“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的社会添一点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

一颗永远燃烧着的心,一朵绽开着的生命之花。——这就是巴金,他属于过去和现在也属于未来,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