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念园
场馆简介
地点: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大道南侧一·二九礼堂旁。
人物原型图和雕塑图片;往昔旧貌和今日风采

为了纪念在“反迫害,争民主”的学生运动中牺牲的爱国学生和民主革命时期献身的同济英烈,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于1985年5月建成,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纪念园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园内有在“五卅”爱国运动中牺牲的校友尹景伊烈士的塑像,有“左联”五烈士之一、校友殷夫和敌后抗日县长、校友袁文彬烈士的浮雕像,有参加爱国运动的同济学子浮雕群像,还有镌刻在乳白色大理石上的殉难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的周均时校长等部分为国捐躯的师生英名。纪念园对学生免费开放,可举行18岁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纪念园真实地记载了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同济学子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情怀,时刻提醒着广大同济学子应不忘“一·二九”,发扬先辈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党史故事
同济大学‘一·二九’事件

【事件背景】1948年1月29日,以同济大学学生为首的上海进步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举“反迫害、争民主”的旗帜,展开了一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统治、争取民主权利的伟大斗争,为迎接上海的解放做出了贡献,在上海、中国学生爱国运动史册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史称“同济大学‘一·二九’事件”。为了纪念在“一·二九”事件中受到迫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主革命时期献身的同济大学英烈,同济大学还在“一·二九大楼”旁修建了学生运动纪念园。

故事可以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说起。当时同济和南洋、复旦等33所大中学校的学生联名致电北京政府和北京各报,声援北京爱国学生。五四运动后,同济学生还创办了进步刊物《自觉周报》(后改名《自觉月刊》)。1925年,同济学生又投身五卅运动的洪流中。

1929年10月,中共同济地下党支部成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同济进步学生积极学习《共产党宣言》《论国家》等马列著作,学生运动在中共同济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向纵深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济学生也投身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比如同济无线电研究会以修理无线电为掩护,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济和上海学生多次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蒋介石被迫出见学生(图中穿长袍马褂者为蒋介石)
1935年,同济无线电研究会以修理无线电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同济校园在“八一三”事变中多次遭到轰炸,校园完全被毁。在校园内迁途中,同济学子一边坚持读书,一边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比如在迁校金华时期,同济学生还创办了抗日救亡刊物《合流》。抗战爆发后,由同济医学院师生组成的第一、第五重伤医院,夜以继日地救治沿线受伤的战士。

迁校金华时期,同济学子创办的抗日救亡刊物《合流》

1938年冬,同济师生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云南昆明。在昆明,同济学生还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儿童剧团,通过儿童剧团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昆明儿童剧团抗战剧目《小间谍》剧照

1940年下半年,同济来到了“第二故乡”四川李庄继续办学。1944年冬天,日本侵略者踏入贵州独山,四川危急。同济700多名师生踊跃报名参军,当时报名和参军人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最后经过体检,364名师生进入暂驻泸州的203师,其中包括刚从国外归来的杨宝林教授。

同济学子梁柏森、王镜波、张家幹、耿光锦、彭垂慈志愿从军报告

抗战胜利后,1946年同济由李庄迁返上海。两年后发生在同济大学的“一·二九”事件,更是同济爱国学生运动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救饥救寒和抗议九龙暴行等运动中表现突出,同济学生遭到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1947年底同济学生在寒衣劝募活动中创作的宣传漫画

1948年初,围绕学生自治会改选问题,校方根据国民党反动派的授意无理开除三批学生。在以乔石为书记的中共同济地下党总支的领导下,学生们奋起反抗。1月28日,得知学生们将于29日晋京请愿,国民党反动派准备血腥镇压。

1948年“一·二九”事件时,同济大学游行的学生所高举的标语横幅

29日天刚亮,几千国民党反动军警把同济大学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封锁起来,架起机枪对准学校大门。当天晚上,反动军警特务还直接冲进同济大学,闯入学生“血债晚会”现场,搜查学生宿舍,大肆逮捕学生,一直继续到第二天凌晨。在这次事件中,同济共有被捕学生97人,受到迫害的学生166人。

1948年1月29日,同济大学学生在其美路(今四平路)上同国民党反动军警展开激烈搏斗

“一·二九”事件发生后,同济工学院机电系学生杨益言撰写的《同济“一·二九”案前后》一文,在上海《国讯》登载,激起各地的愤懑和抗议。经过各方努力,被迫害学生全部得以解救。同济“一·二九”事件迫使国民政府无法继续推行《学生自治会规则》,终以国民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杨益言回忆文章